这个中秋,宜都八旬老人教你做手工月饼!
点击上方蓝字
中
秋
快
乐
对于很多老宜都人来说,儿时的中秋记忆里,最难忘的味道,莫过于香酥可口的起酥月饼了。小心拿起一块酥得就掉渣儿的、刚出炉的、热乎乎的月饼,一口咬开,浓浓的香味儿在嘴里弥漫开来,真是让人无法形容的美味。
在宜都有这么一位老人,她年过八旬,致力于传承传统美食文化六十年,全家齐上阵,每年坚持做一季传统手工月饼,大家都叫她谢婆婆。
谢婆婆从1958年开始
坚持做传统手工月饼六十年
每年中秋
全家围坐做月饼
纯手工制作的起酥月饼
工序繁杂
选料考究
烤炉中的月饼
刚出炉的起酥月饼
焦黄诱人
趁热拿起吃一口,眉毛都要酥掉了
成品来啦~
拿到刚出炉的月饼
谢婆婆6岁的重孙女喜笑颜开
月饼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
吃的不仅是口感
更是一种文化
关于中秋节
中秋,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和东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生活在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为何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自古以来,月饼作为合家团圆欢聚的象征,是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食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圆,品饼赏月,其乐融融。关于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的最早形成时期,史籍中没有十分确切的记录,其实,月饼成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初,月饼是用来祭供月神的祭品。到了汉代,已经有蒸饼、胡饼、汤饼等点心,但那时并不是节日食品。每年中秋,人们都要用精致的糕饼来祭供月神。祭供完毕后,全家人再将糕饼分吃,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
愿人月两团圆!
来源 | 三峡宜昌网
编辑 | 王念慈
审核 | 章黎 党艳秋
监制 | 陈登良
▲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查看往期推送
▼